白翅地鸠(英文名:Picui Ground Dove,学名:Columbina picui),是鸽形目鸠鸽科地鸠属的鸟类。小型地鸠。其主要特征是淡棕色灰体色与黑色喙和虹膜形成鲜明对比,翼上有一道淡色条纹被黑色边缘包围。广泛分布于南美洲,从巴西东北部至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南部。
外形特征:成年白翅地鸠长约18厘米,体重介于42至59克之间。头部前额和喉部呈白色,眼上方有窄黑纹。冠羽和颈背灰色,逐渐变为肩部、背部、臀部及中央尾羽的棕灰色。翅膀折叠时显现出粉色鹿皮色,上有两条白色带纹由黑色边框。颈部和胸部粉灰,腹部白色。雌鸟较雄鸟颜色稍暗淡,粉色调不明显。幼鸟比成鸟更暗淡且棕色,羽缘苍白,翼覆羽和胸羽中心呈红褐色或淡黄色。亚种strepitans上体和翅膀比指名亚种更灰,粉色调减少。
鸣叫特征:白翅地鸠的鸣唱为一系列均匀间隔的低沉咕咕声,每秒约1.4至1.6个音符。双音节音符强调滑音的第二音节,发音为“cuWOOo...cuWOOo...cuWOOo...”。
生活习性:主要栖息于干旱地带,包括森林边缘、灌木草原、开阔草地,散布着树木和其他遮蔽处。在安第斯山脉,常见于开放的Prosopis灌木林。进入郊区、花园和农田,偏好近期焚烧或耕作过的土地。海拔分布范围从低地至阿根廷西北部3000米,玻利维亚Yungas地区高达3700米;但在大部分范围内很少高于1250米。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在阿根廷为10月至次年4月。巢由细枝构成,内部铺以柔软材料,筑于灌木或树上,偶尔也在屋顶。每次产2枚白色蛋,双方轮流孵卵。可能每年抚育两窝。
区别辨识: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,白翅地鸠的翼部特征和声音可作为辨识要点。亚种strepitans与指名亚种的区别在于更灰的颜色和较少的粉红色调。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地理分布:分布于南美洲,包括巴西东北部、智利中部、阿根廷南部,以及玻利维亚、巴拉圭、南部巴西、乌拉圭、秘鲁和哥伦比亚的部分地区。冬季向北至秘鲁东部。
其他:在一些地区非常丰富,如阿根廷西北部的干旱查科地区和智利北部的低地。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翅地鸠的信息: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